您当前的位置:周末画报 > 商业 > 财富 > 范荣靖:穿越周期

范荣靖:穿越周期

摘要: NAVIGATING THROUGH CYCLES

“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职业生涯中,曾领导过市值最低的科技公司,也领导过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英伟达市值很低,长时间处于低谷。所以,能成为英伟达的创始人,并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,见证英伟达的成长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”近期,黄仁勋接受媒体采访时有感而发。

英伟达不仅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,更创下全球唯一一家公司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纪录,已超过了英、法、德等国家的股票总市值。它经历了今年年初的艰难开局后,实现惊人逆转,股价从今年以来上涨逾25%。如果从2023年初算起,涨幅超过了1000%。

“我们认为英伟达确实处于独特的位置,并且将在未来十年以上的时间里保持这一地位。”Loomis, Sayles & Co.首席投资官兼成长股票策略团队创始人Aziz Hamzaogullari表示。

美国投行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Dan Ives表示,他预计英伟达的市值可能会在未来18个月内达到5万亿美元。他在报告中写道:“我们相信,科技股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现将非常强劲……我们看涨的原因是,在未来3年内,企业和政府围绕 AI技术和相关个案的支出将达到2万亿美元。”

花旗银行近期发布的报告也指出,基于主权AI(通常是指国家政府开发的人工智能)的需求高于预期,到2028年,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5630亿美元,高于此前预估的500亿美元,这将利好英伟达,因为该公司几乎参与了所有的主权交易。

然而,也有一些对英伟达乃至全球AI热潮的唱衰声。华尔街知名大空头Jim Chanos认为‘围绕 AI热潮的整个生态系统让人联想起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;AI热潮是一个风险更大的收入来源,一旦市场退缩,企业很可能减少资本支出,相关项目将会被搁置。“虽然市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,但许多人低估了这样的风险。”他强调。

看好、看坏的声音皆有,但黄仁勋的心中早有自己的处世哲学。在被问及财富自由后还有什么梦想时,他回应,英伟达于1999年上市后,他已实现财富自由,拥有足够的钱,可以不用为孩子和家人担忧,能为他们创造优质的生活。此后他可以去操心其他事情、投身其他事业了,还可以承担更多风险,或许还能为他人付出、帮助他人。

他持续看好AI产业的发展,认为AI正在改变每一个行业,而AI也是基础设施,就像电和互联网一样。

面对风险和挑战,他也坦然面对。“任何轻视华为、轻视中国制造能力的人,都极其天真。”被问及华为的AI芯片能否取代英伟达的产品时,黄仁勋坦言这只是时间问题。“重点在于,我们已经做了30年,他们(华为)才做了几年,已能显示他们有多强大了。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比我付出更多精力来建造(AI生态),我已在极高的水平、以很大的规模(在做这件事),而华为能和我们相提并论,这说明了一些问题。”

黄仁勋曾在4月出席美国国会活动时对华为做出高度评价:“华为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,在计算技术、网络技术和软件能力方面强得令人难以置信,拥有推动AI发展的所有必要能力。”

应对竞争对手的多重夹击,英伟达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。在5月举办的台北国际电脑展(Computex 2025)上,英伟达宣布开放NVLink协议的决定,预示其正在酝酿一场更深层次的生态扩张。

NVLink是英伟达开发的一项高速互联技术,用于连接多个GPU(图形处理器),实现大规模虚拟GPU的扩展。过去,这一技术是该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,但也被认为限制了本地云厂商与小型系统集成商的进入。如今,通过推出NVLink Fusion,英伟达正在将这一原本专属的技术IP首次向第三方开放授权,允许非英伟达CPU(中央处理器)、ASIC(专用集成电路)或加速器与英伟达GPU深度整合,从而实现半定制AI基础设施。这一举措将使“AI工厂”从英伟达自己主导的封闭式工程,转化为一个可加盟的开放型全球计算生态。

“英伟达把NVLink贡献出来,让大家都可以使用,是为了扩大整个英伟达的生态圈。”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曾劭清(Evan Zeng)指出,GPU之间的互联效率一直是限制AI基础设施效率的核心问题之一。受限于自身架构,目前即使是顶级公有云提供商,其最高算力利用率最高也只能达到70%,企业的算力利用率则更低,普遍仅有20%—30%。如今,英伟达愿意将NVLink 的护城河优势让渡给合作伙伴,不仅有望带动一批云服务厂商加入英伟达生态体系,更有可能提升全球范围内GPU集群的互联能力与利用率。

本期封面人物,阿斯顿·马丁拉贡达全球CEO艾德恩·霍马克(Fernando Alonso)面对多变的市场,应对战略简单直接:减速求稳、多元选配。他要让阿斯顿·马丁从惊险刺激的生存模式转向稳定发展。他坚定地表示:“豪华品牌要保持持续的创新,绝不能坐以待毙。”

作为一家以制造高性能跑车而闻名的英国品牌,阿斯顿·马丁除了在 F1投入众多资源之外,在动力系统上同样不遗余力。在近期举办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,阿斯顿·马丁正式揭开了其划时代的超跑——Valhalla量产版的终极面纱。Valhalla采用全新的4.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与3台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,综合最大功率达1079马力,是该品牌首款量产中置发动机的超级跑车。据悉,新车将于年内开始交付,全球限量发售999台。

“在未来3至4年内,阿斯顿·马丁将继续推出更多混动化车型。从现在到2035年之间,混动车型将是主力推动方向,这不仅是一个短期计划,也是一个中期发展方向。”霍马克表示,在与客户沟通及观察市场趋势的过程中,他发现豪华车市场对于纯电动车的接受程度比其他市场低,“如果我们现在急于推出纯电车型,在战略上有很高的风险”。

阿斯顿·马丁计划在2030年之前推出首款电动车产品,霍马克并不担心错失电动市场的窗口期。“因为根据我们的预期,整体的豪华车市场在5年之内不会完全被纯电汽车占领,而我们在2030年之前进入纯电车市场并不晚。”

霍马克还表示,阿斯顿·马丁的未来战略将不再追求过高的销量目标,公司已将年销量1万台的目标调整为7500至8000台。“我们必须保证这些产品对客户有吸引力,并且能激发市场需求。”他说,从现在一直到2028年,阿斯顿·马丁的路线图是让利润和竞争对手持平,并且在此期间的每一年都实现正向利润。

现年62岁的霍马克有一套清晰的管理理念:既要追求卓越业绩,又要让团队在奋斗过程中保持激情与活力。“无论是通过F1赛事、全新产品的发布或是与客户的交流互动,我们都肩负重任。这也是我的热情所在——确保我们竭尽所能地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吸引力,用独特的方式与客户建立联系。我们将在这些领域持续深耕,特别是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间通过F1赛事深化布局。”霍马克称:“我们希望用独特的方式与客户建立联系,并竭尽所能地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吸引力。”






范荣靖


相关推荐 更多>
请填写评论内容
确定